目前分類:儒學 (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 顏回之節---窮不改節 

 

maxresdefault.jpg

【原文】:

孔子厄於陳、蔡,從者七日不食,子貢以所齎(ㄐㄧ)貨,竊犯圍而出,告糴(ㄉ一ˊ)於野人,得米一石焉。顏回、仲由炊之於壞屋之下,有埃墨墮飯中,顏回取而食之,子貢自井望見之,不悅,以為竊食也,入問孔子曰:「仁人廉士,窮改節乎?」孔子曰:「改節,即何稱於仁廉哉?」子貢曰:「若回也,其不改節乎?」子曰:「然。」子貢以所飯告孔子,子曰:「吾信回之為仁久矣,雖汝有云,弗以疑也,其或者必有故乎?汝止,吾將問之。」召顏回曰:「疇(ㄔㄡˊ)昔,予夢見先人,豈或啟佑我哉?子炊而進飯,吾將進焉。」對曰:「向有埃墨墮飯中,欲置之則不潔;欲棄之,則可惜,回即食之,不可祭也。」孔子曰:「然乎?吾亦食之。」顏回出,孔子顧謂二三子曰:「吾之信回也,非待今日也。」二三子由此乃服之。

——《孔子家語.在厄第二十》

34m58PICWc3_1024.jpg

【白話易解】:

有一次,孔夫子與眾弟子們在陳、蔡的地方被圍困,連續困了七天,沒有食物可以吃。

弟子們被餓了七天,個個面黃肌瘦,有的弟子,心中因此而憂慮。但此時,孔夫子依然每天不斷地學習,弦歌不絕,沒有一絲一毫的埋怨與擔憂。

子貢見同學們如此饑餓困頓,便用自己身上的財物,突破重圍,到外面換了少許的米回來,希望給大家解解饑。

人多米少,顏回與子路便找了一口大鍋,在一間破屋子里,開始為大家煮稀粥。

子路有事離開了一會兒,恰好此時,子貢從井邊經過,一扭頭,正好看到顏回拿了一小勺的粥往嘴里送。子貢看了有些不高興,但他沒有上前質問顏回,而是走到了夫子的房間。

子貢見了夫子,行禮後,問夫子:「仁人廉士,窮改節乎?」孔子回答道:「改節,即何稱於仁廉哉?」如果在窮困的時候,就改變了氣節,那怎麼還能算是仁人廉士呢?

子貢就接著問夫子:「像顏回這樣的人,該不會改變他的氣節吧?」夫子很明確地回答子貢:「當然不會。」子貢便將看到顏回偷吃粥的事,告訴了夫子。

夫子聽後,並沒有很驚訝,說道:「我相信顏回的人品已經很久了,雖然你這麼說,但我還是不能因為這一件事就懷疑他,可能其中有什麼緣故吧,你不要講了,我先問問他。」

於是,夫子便召了顏回來,對他說:「我前幾天夢到了自己的祖先,想必是要護佑我們吧?你粥做好了之後,我準備先祭祀祖先。」

顏回聽了,馬上恭敬地對夫子說:「夫子,這粥已經不可以用來祭祀先祖了。」

孔子問:「為什麼呢?」

顏回答道:「學生剛才在煮粥的時候,粥的熱氣散到了屋頂,屋頂被熏後,掉了一小塊黑色的塵土到粥裏。它在粥裏,就不乾淨了,學生就用勺子舀起來。要把它倒掉,又覺得可惜,於是便吃了它。吃過的粥再來祭祀先祖,是不恭敬的啊!」

孔子聽後說:「原來如此,如果是我,那我也一樣會吃了它的。」

顏回退出了之後,孔子回頭對著幾位在場的弟子們說:「我對顏回的信任,是不用等到今天才來證實的。」幾位弟子由此受到了深刻的教育,非常信服。

f_16682327_1.jpg

【顏回之節】

其實有時候就算是我們親眼所看到的,也不一定是正確的,就好像故事裡的顏回一樣,當我們了解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後,才發現原來是錯怪他了。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也是一樣,難免也會常常錯怪了別人,所以我們以後還沒有了解真相之前,不要再隨便去批評別人了,因為這樣會造下很多口業的。

460.jpg

 

參考:

 

 
文章標籤

謝育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

認識你自己?   ~心齋

 

靜是一種欣賞.jpg

莊子提出一個修為的方式,叫“心齋”,就是内心的齋戒。

2016-09-12 13.57.10.jpg

 

讓我們一起進入孔子與顏回的這段故事來看下去!

顏回是孔子最看中的學生,孔子說顏回是「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」。

 

顏回這個窮學生,有一天想去當「帝王師」。

他選擇了衛國,因為衛國國君年輕氣盛,獨斷專行,輕率狂妄,喜好用兵。

顏回覺得衛國生病了,他要像醫生一樣去拯救這個國家。

孔子說:不可!

你連自已都沒搞定,怎麼可以去搞得定衛國?

顏回於是就向孔子請教,問有什麼方法可以先搞定自已。

孔子說:你先齋戒吧!

顏回說:反正我家窮,已經幾個月沒吃肉了,這樣算是齋戒了吧?

孔子說:不對!我不是要你「祭祀齋」,我要你「心齋」

顏回問:什麼是「心齋」

孔子說:「心齋」時,專心致志,不要用耳朵去聽,也不要用心思去想。把自已的心放空,什麼都不要思考,空明的心境就是「心齋」了。

顏回「心齋」了一會,說:以前沒聽你說過「心齋」時,實實在在感覺到自已的存在;現在「心齋」了,卻覺得這個世界上不曾有過顏回這個人。這樣的感覺是「空」嗎?

孔子說:「盡矣!」

這就對了!如果你的心境不能讓身體寧靜,靜坐時卻心有雜念,這樣是不行的;如果眼耳鼻舌身意向內觀照卻可以不用心智,那是鬼神都會向你歸附的。


靜是一種內斂.jpg

莊子讓自己的心虛靈、寧靜,用這種「心齋」的方式,看清世界的真假是非。

莊子說:水鏡猶明,而況精神!聖人之心靜乎!天地之鑒,萬物之鏡也!《莊子.天道》

水只有在如湖面那麼平靜的時候才會照見萬物,更何況人的精神!

什麼是聖人?心靜了就能成為聖人!聖人的心可以反照天地萬物!心一靜什麼事都看明白了。


靜是一種品格.jpg

這個世界上的許多事實真相是被掩蓋於喧囂之下的,你自己沒有個靜心的能力,你就會被世間的規則綁架。

所以我說寧靜是一種生產力。莊子教人的「唯道集虛」啊!「坐忘」啊!「心齋」!

就是告訴人們要有一種從喧囂中看見自我的能力和清靜之心,聽得見萬籟之聲,聽得見世間的密碼。

靜.jpg

 

 

參考:

于丹莊子心得

原文網址:https://kknews.cc/zh-tw/culture/av53ev.html

 

  1.  
文章標籤

謝育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論語.公冶長篇5.21 子曰:“甯武子,邦有道,則知;邦無道,則愚。其知可及也,其愚不可及也。”

愚不可及.jpg
【譯文】孔子説:“衛國的大夫甯武子在國家有道的時候,便聰明;在國家無道的時候,便愚笨。他那聰明,别人趕得上;那装儍的功夫,别人就趕不上了。”

心得:有一種聰明~就是愚笨;有一種愚笨~實際上是一種別人難以企及的聰明,叫做"愚不可及"。

我們話說從頭,為何孔子會有這種觀念呢?這要從孔子34歲得到魯召公的支持到周問道于老子,"一乘車、兩匹馬、一竪子",象徵著國家、政府對孔子創辦的私學的肯定、承認和支持,孔子所辦,雖為私學,卻得到了公家的首肯。更重要的是,孔子得到老子的指點,對于一個三十而立、雄心勃勃、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來說 非常重要!非常及時!

《史記.老子韓非列傳》記載:

孔子適周,將問禮於老子。老子曰:子所言者,其人與骨皆已朽矣,獨其言在耳。且君子得其時則駕,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。

孔子問道于老子.jpg

這是老子對孔子講的第一句話,就是說君子如果時運好,得遇明君賞賜,就可以出來做官,出來做一番事業。但如果時運不濟,沒有明君任用,就不妨隨波逐流,一切聽之于命運。這對34歲的孔子而言,不啻是醍醐灌頂、當頭棒喝。

老子提醒孔子:

知道進,還要學會退。

知道勇,還要學會怯。

知道直行,還要學會迂迴。

知道堅定,還要學會靈活…

這是孔子從小就生活在社會底層,一直努力奮鬥,才能夠有今天的小小成就。但是到了這樣的境界之後,路要怎麼走,就需要有一位像老子這樣的智慧老人,給孔子講生活中的另一面,看看一個硬幣其實還有另外一面。從此之後,孔子思想中,或多或少受老子的影響,也有老子的影子。

 

1.論語.泰伯篇8.13 子曰:“篤信好學,守死善道。危邦不入,亂邦不居。天下有道則見,無道則隱。邦有道,貧且賤焉,恥也;邦無道,富且貴焉,恥也。”
【譯文】孔子説:“堅定地相信我們的道,努力學習它,誓死保全它。不進入危險的國家,不居住禍亂的國家。天下太平,就出來工作;不太平,就隱居。政治清明,自己貧賤,是恥辱;政治黑暗,自
己富貴,也是恥辱。”

2.論語.憲問篇14.3 子曰:“邦有道,危言危行;邦無道,危行言孫。”
【譯文】孔子説:“政治清明,言語正直,行爲正直;政治黑暗,行爲正直,言語謙順。”

3.論語.衛靈公篇15.7 子曰:“直哉史魚!邦有道,如矢;邦無道,如矢。君子哉蘧伯玉!邦有道,則仕;邦無道,則可卷而懷之。”
【譯文】孔子説:“好一個剛直不屈的史魚!政治清明也像箭一樣直,政治黑暗也像箭一樣直。好一個君子蘧伯玉!政治清明就出來做官,政治黑暗就可以把自己的本領收藏起來。”

 

老子接著說第二句話是: 吾聞之,良賈深藏若虛,君子盛德容貌若愚。

孔子問道于老子-2.jpg

這句話有兩個關鍵詞:藏和愚。什麼叫做愚?愚就是藏。把智慧藏起來不就像愚嗎?

4.論語.述而篇7.11 子謂顏淵曰:“用之則行,舍之則藏,惟我與爾有是夫!”

【譯文】孔子對顏淵道:“有人任用我,就發揮抱負;沒有人任用我,就安靜修行;只有我和你可以做到吧!”

 

把智慧藏起來,把才華藏起來,把志向藏起來,把理想藏起來。韜光養晦,和光同塵,這是老子道家的智慧,孔乙也學習了這種智慧。

 

老子第三句話,也是最後一句話,卻是對孔子提出黃牌警告: 去子之驕氣與多欲,態色與淫志,是皆無益於子之身。吾所以告子,若是而已。

君子得其時則駕,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.png

老子的意思是:戒除自己身上的驕氣、傲氣,戒除自己身上過多的欲望、過大的志向。欲望太多了不好、志向太大了不好、太驕傲了不好、太傲慢了不好、太鋒芒畢露了不好。

句句都是老子的用心針對孔子當時的狀態和心態。一個人,到了三十歲,還只是意氣風發而沒有理性冷靜的頭腦,是不會有出息的。後來,孔子骨子裡的從容淡定,何嘗不是受老子的啟發?

 

心得:希望分享讓大家知道"愚不可及"在孔子本意中是一個比智慧還要高的境界,因此不要再錯用這個好辭了,要珍惜古聖先賢的智慧。

 

內容節錄自:

1.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鮑鵬山 孔子是怎麼煉成的

2.立緒文化 傅佩榮解讀論語

3.論語譯注 楊伯峻

文章標籤

謝育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